新闻资讯
-
血管守护 生命续航 —— 我院泛血管病管理中心手术高峰纪实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月份里,我院泛血管病管理中心以卓越的医疗技术和不懈的努力 ,在过去的一周,成功开展了多例手术,其中包括:冠脉CTO病变、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无导线起搏术、下肢动脉闭塞支架植入术等。手术的成功为数十个家庭带去希望,也为更多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书写了一段段生命救治的新篇章。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领航者,我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不仅汇聚了顶尖的医疗团队,更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冠脉CTO病变:打通生命“堵”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我院泛血管病管理中心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实施了一系列高难度手术。通过精细的术前评估、创新的技术手段以及团队间的紧密协作,成功为多名患者重新开通了闭塞的血管,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心绞痛症状,为心脏输送了宝贵的血液,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光。 病例一 病例二 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守护肾脏“生命线”针对肾动脉狭窄这一影响肾脏功能及全身健康的严重疾病,中心迅速响应,精准施策。通过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不仅有效拓宽了狭窄的血管腔,恢复了肾脏的正常血流,还极大地降低了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填补心脏“小漏洞”在结构性心脏病的诊疗领域,中心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以微创的方式解决了众多患者因卵圆孔未闭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偏头痛、卒中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身心负担。 无导线起搏术:引领心脏起搏新纪元作为心脏节律管理领域的重大突破,无导线起搏术在我院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心脏起搏器技术迈入了全新的无线时代。该手术无需植入传统导线,体积小巧,兼容性好,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治疗选择,展现了中心在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创新实力。 下肢动脉闭塞支架植入术:畅通下肢“血脉”针对下肢动脉闭塞这一严重影响患者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中心通过精准的支架植入技术,成功恢复了患者的下肢血流,缓解了疼痛、冷感等症状,让他们重新踏上了自由行走的道路,重拾生活的乐趣。 这一系列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我院泛血管病管理中心在复杂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底蕴,更是中心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生动写照。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推动泛血管疾病管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袁大军主任提到:“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率较高,许多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因为身体不适就诊,往往已经错过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最佳时机,患血管性疾病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 过去一年里,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在泛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作为辽南首家国家级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不仅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服务,还解决以往患者需自行到相关科室分别找医生就诊,甚至重复检查等困扰,给患者们带来福音。未来,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将始终以创新为驱动,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从筛查到康复的全方位、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 挂号方式 科普小课堂 01 什么是泛血管疾病?泛血管疾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广义的泛血管疾病还包括小、微血管、静脉以及肿瘤、糖尿病和免疫相关的血管疾病。按照累及部位,泛血管疾病可表现为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也可表现为2个或以上血管床疾病的组合,即多血管疾病。 02 什么是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Pan-Vascular Management Center,PVMC)是指建立标准化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平台和操作流程,通过多学科合作,开展早筛、早诊,将高危人群和ASCVD患者纳入统一筛查路径,围绕泛血管病变,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筛查和全景式评估,整合综合性治疗策略和专科转诊流程,重视长期随访,逐步完善覆盖泛血管疾病全周期的科学管理模式和体系,实现降低终点事件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2025年02月19日 14:25
-
一次手术解决两处结石!我院成功开展“双镜”联合“取石”手术近日,我院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复合手术,在外科诊疗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对于许多患者来说,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 反复腹痛 竟是小小结石惹的祸 前几日,王女士出现无诱因腹痛,来我院经过详细检查,诊断为胆总管多发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最大结石直径8mm。我院外科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专家张桂信教授术前共同讨论,决定在十二指肠镜下行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全麻下,张桂信教授通过十二指肠镜把各种高精尖器械顺利送达胆管,熟练完成奥狄氏扩约肌切开、胆道球囊扩张、网篮取石等操作,顺利将胆总管结石取出。术中见胆总管没有明显扩张,内可见多发结石,结石最大直径约8毫米,手术耗时不足30分钟。随后我院专家进行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我院采用经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乳头(奥狄氏括约肌)小切开+球囊扩张、胆总管取石,是消化内镜与DSA造影完美结合的应用,为不适宜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的患者带来福音。 一次麻醉 一站式解决双结石张桂信教授介绍,针对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式包括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腹腔镜联合ERCP取石等不同术式,该患者的胆总管不扩张比较细,如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容易引起术后胆总管狭窄等并发症。因此,推荐进行腹腔镜联合ERCP的治疗方式,常规治疗需要先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取石,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但是如果做两次手术,需经历两次麻醉,患者风险大,治疗时间长,给患者的身心和经济方面带来巨大影响。 我院的杂交手术室为微创手术提供了可能。在麻醉师及护理团队的精密配合下,外科医疗团队在杂交手术室内一次性完成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风险,而且治疗周期短、效果好,让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 据介绍,杂交手术室是现代医疗技术的集大成者,它集成了多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复合手术室可以同时进行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影像检查。2025年01月20日 16:45
-
精准+微创=突破!我院又成功开展一例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感冒后检查出“丙肝”,咳嗽、咳痰、咯血病情加重 69岁的陶女士在8年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有咯血。经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一个月前患者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的症状,经当地医院检查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在出院后第四天患者病情加重。随即家属带着患者来到我院,希望能够尽快治疗。 采用3D三维重建技术,明确肿瘤位置,确定最佳手术方案 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立即安排其住院,并全面完善相关检查,上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肝右后叶乏血供占位性病变,当时考虑是肝细胞肝癌。金主任及团队在看片机面前进行认真的研讨,并组织进行术前讨论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大,风险高,肿瘤位置复杂,存在诸多技术要点。经过充分讨论,金主任团队术前采用3D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肿瘤构建,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其与血管、胆道之间的关系,科学指导和优化手术方案。术前肝脏三维重建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影像学检查,将患者的肝脏病变情况转化为三维模型,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变的结构和形态,明确病灶与周围管道结构及血管的关系,从而制定更加精确的手术方案。 及时发现,及时手术 经过全面系统的手术评估和术前准备后,陶女士进入手术室,历经4小时,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为保证术中手术视野的暴露和止血,同时进行了肝门阻断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仅在腹部留下了几个小创口。现患者恢复良好,第一天可下床行走,第二天恢复进食,整体恢复效果很好。 据我院综合外科主任介绍,此患者肿瘤位于肝右后叶,结构极为复杂,手术时既容易损伤周围重要结构(肝静脉、门静脉、胆管等),且腹腔镜术中一旦出血难以控制,此外,腹腔镜下切肝断面难以准确把握,因此对术者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目前我院已成功完成多例同类手术,得到广大医疗同行及患者的高度认可。这些技术的实施也考验着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需要医生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综合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一直在努力,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2024年11月18日 16:35
-
告别“开胸之痛” | 我院外科团队成功实施首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近日,我院外科团队成功实施首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让患者告别“开胸之痛”。目前,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以其精准、微创、高效为特点,该技术通过单一或两个手术切口引入胸腔镜和精密器械,使医生仿佛拥有了“透视眼”和“灵巧手”,在清晰的视野下精准切除肺肿瘤所属肺段或肺叶组织。随着科技的提高,外科医生手术技能进步,目前各种难度的肺癌手术基本上都能通过胸腔镜手术完成了。另外,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该患者男性,63岁,近期体检发现左肺上叶结节,大小为1.7cm*1.1cm,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遂以“肺结节”收入院。通过完善各项检查明确为肺部肿瘤。外科团队联合麻醉科进行术前讨论、术前评估,由于患者患有高血压病(3级)和糖尿病,经再三论证,外科团队制定了“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方案。仅一个半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咳嗽、咳痰有力,现已康复出院。 对于这次成功的手术,标志着我院综合外科又开拓出了新的领域,为需要肺部手术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专家表示:“肺癌早期往往症状轻微难以察觉,但早期发现并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更离不开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肺癌的早期筛查和防治,需要公众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特别是对于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及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的高风险人群更应重视。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胸部X光、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等。如果发现早期肺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2024年11月08日 16:05
-
再攀技术高峰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甲状腺癌手术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重要手段之一。近日,我院外科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田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首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单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甲状腺疾病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展现了外科团队再攀高峰的精神! 该患者于1个月前体检发现左侧甲状腺结节,疑似左侧甲状腺恶性肿瘤,后经详细的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左侧甲状腺癌。根据该患者的病情,我院外科专家田教授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严谨而完善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田教授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历时3小时,成功的为患者进行了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单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喉返神经进行了全程暴露及保护,且出血量极少,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现已出院。这一成功案例不仅让患者重获新生,也为我院外科团队再次赢得了荣誉和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外科在飞速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精益求精,在完成本次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单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后,一周内又完成数例甲状腺癌等多项高难度手术,表明我院外科团队在医疗技术方面迈向了新的高度。我院将继续在医疗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以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优质的医疗救治。2024年08月22日 16:25
-
多年“追凶”终在睿康找出病因!我院宋凡教授团队成功确诊一例罕见抗GluK2抗体脑炎偏瘫,频繁抽搐,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完成学业、不能找工作......23年一直找不到具体病因,会不会崩溃绝望? 这位34岁的年轻患者,被一种罕见病折磨23年,最终在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被诊断是一种在国际上才发现3年的罕见病。在这之前,由于一直无法明确病因,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日,23年的疑惑,终于在宋凡教授坚持不懈的“追凶”下有了答案!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罕见病,这么多年令医生束手无策? 23年的病痛折磨 宋凡教授抽丝剥茧找“凶手” 杨先生今年34岁,11岁开始以癫痫抽搐发病,但多年来各种检查都没有查明原因,遗留右侧偏瘫和长期频繁抽搐,服用多种抗癫痫药物效果不好,导致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能完成学业、不能找工作,一直依靠父母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患者长期在宋凡教授处就诊,为了寻找病因,4年前曾为他做过一次腰穿,当时结果提示有免疫性炎症迹象,但是不能确诊。最近病人抽搐发作又频繁,右下肢瘫痪加重,再次被宋凡教授收入我院治疗。 考虑到医疗科研水平最近这些年一直在不断提高,宋凡教授没有放弃继续寻找病因。这次住院后,宋凡教授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经过层层分析、抽丝剥茧,最终认为杨先生的病情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脑炎。虽然4年前没有检测到相关抗体,但也许这次能够发现新抗体?——怀着不追到“真凶”不罢休、不放弃任何科研新成果可能给患者带来帮助的坚持和情怀,宋凡教授决定为患者再做一次腰穿。正是这个决定,最终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即“抗GluK2抗体脑炎”。 由于该病十分罕见,国内外极少报道,宋凡教授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先后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会诊,并组织了两场远程会诊,包括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天津医大总院神经内科教授会诊,经过与专家们反复讨论,最终验证了宋凡教授的诊断,困扰患者23年的罕见病正是“自身免疫性脑炎——抗GluK2抗体脑炎”。治疗方面,由于此病罕见,治疗起来有挑战性,宋凡教授也与各位专家反复研讨出了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疑难病例终确诊 锦旗相送表感谢 得知困扰了自己20多年的顽疾确诊病因,患者及家属内心非常感动和开心,“知道了病因才能更好地治疗,终于可以“对症下药”了!”家属一再发自内心地对宋凡教授表达感谢,并给宋凡教授及团队送来了锦旗。 诚挚的付出总能换来真心的回报,一面锦旗、一声感谢是对医护人员最好的赞美。宋凡教授说,“患者心,医生情。这沉甸甸的锦旗拿在手里,感受到的是患者及家属对我的信任,我将会继续为每一位患者竭尽所能,不抛弃不放弃,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2024年07月17日 16:45
-
跨越距离 名医到“家” | 我院携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开启共享手术平台新篇章近日,我院综合外科金实主任团队携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外科主任杨福全,在我院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这次手术不仅标志着我院共享手术平台的成功运营,同时也开启了我院医疗资源均衡共享的新篇章。 87岁的汪爷爷,三年前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包块,两年前于沈阳当地医院行左侧腹股沟疝手术,术后半年左侧腹股沟区再次出现包块,后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盆腔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双侧腹股沟疝”。接诊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杨福全主任,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指征,建议采取创伤小,疼痛轻,恢复较快的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 考虑患者年纪大,现与家人居住在大连,异地就医,多有不便。杨福全主任与我院金实主任团队取得联系,并在充分了解与讨论患者病情后,为帮助患者能够解决异地就医的奔波,与家属商议后最终制定了严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杨福全主任来到我院,为患者进行手术。经术前充分准备,在杨福全主任主刀和我院金实主任团队的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现患者恢复良好。 我院不仅共享配套医疗设施,手术室,病房等等。同时在每一次共享手术合作中,与各个三甲医院的专家通过病例讨论和科研合作,勇攀技术高峰,造福广大患者。我院共享手术平台服务的开展,意味着大连百姓在“家门口”点诊名医,享受大连市内三甲医院名医为自己诊疗成为现实!我院积极响应医师多点执业的号召,希望更多优秀人才来到睿康这个大家庭,不仅为骨干医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让老百姓们尽可能在最短时间,最便捷的方式找到值得信赖的名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共享手术平台的引领下,我院将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提供诊疗服务,共同迈向健康美好的未来。2024年07月02日 12:00
-
三十载顽疾一朝除 | 巧拒别样“感谢” 践行医者初心“红包不要,要的是患者的口碑,要的是精湛的医术和一流的服务水准!”这句话你们做到了,我也永远的记住了!医院是我的福地,大夫是我的恩人!不但感恩这个医院治好了我几十年的老毛病,更感恩所有医护人员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恩德。”近日,我院成功为一位66岁的于叔叔做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根治了折磨于叔叔30多年的顽疾,现在术后10天,恢复良好。 30多年顽疾受煎熬 微创手术解根源 于叔叔今年66岁,遭受反酸、烧心病症折磨30年,诊断反流性食管炎,这么多年为了治病吃过的中药和西药数不胜数,医院也跑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偏方也都试过,10余年前开始每日口服奥美拉唑、伏诺拉生、中药等治疗。起初有效,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愈发严重,甚至影响了叔叔的睡眠和生活。吃饭也受到了限制,从开始的不能吃咸口的和粘的东西,到后来油条,新鲜的鱼都不能吃了,更别提喝上一口酒了。对常人来说这样的日子一个月都是痛苦的,但是于叔叔却煎熬了数年。吃药只能暂时维持现状而且个别药副作用极大。今年年初,万般无奈的于叔叔又来到了医院寻求治疗,经过各项检查确诊了食管裂孔疝,医生告知于叔叔病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解决,这个消息犹如黑暗中的一道光,给于叔叔带来了希望。 “经过朋友的推荐得知,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可以治疗我的病,而且医院条件好,收费价格低,所以我就赶紧来了。”接诊的姜源鑫医生,耐心详细的询问于叔叔的病史,并仔细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最终与金实主任为于叔叔确定了一套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金主任带领疝外科团队在术前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此次我院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同时对反酸处理将胃底折叠,整个手术仅用1小时,顺利完成。 巧拒特别“感谢” 践行医者初心 金主任与姜医生在术前耐心的把一些术后的注意事项与手术的初步方案告知于叔叔及家属,这使于叔叔及家人感到非常安心与感动。“我想,这么好这么负责的大夫给我做手术,我一定要给红包感谢,否则我内心不安。”为了家属安心,姜医生于是便“收”下了。手术结束后,姜医生立刻把“感谢费”转到于叔叔住院的账户上。于叔叔听到这个消息感动的红了眼眶,觉得自己的内心很惭愧,想送一面锦旗,但也被婉拒了,这一系列举动让于叔叔打心底敬佩金主任与姜医生的医德与人品。 用心服务 坚守本心 我们一直在路上 于叔叔的病情在一天天好转,于叔叔再次对我院综合外科的所有医生及护士表示深深的感谢。拒收红包显医德,廉洁行医守初心。一直以来,我院每个工作者都把“红包不要,要的是患者的口碑,要的是精湛的医术和一流的服务水准!“这句话牢记于心。以后我们会以更好的技术、更温暖的服务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2024年05月24日 17:05
-
86岁“台湾毛巾大王”成功安装“心脏马达” 重新带来“无线”生机!近日,采访到一位曾在年轻时被誉为“毛巾大王”的86岁(中国)台湾老人孔爷爷,他一生游历四方,身体健康。孔爷爷在采访中开心的与我分享着他的传奇故事,他是山东人,1949年去了(中国)台湾,并且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创立“来福”牌毛巾是他创业中浓墨重彩的一段经历。后来与爱人去过北京,上海等城市居住,但现在非常喜欢大连这个城市,他与爱人也搬到了大连。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的老人,近日却感受到了“生死”的挑战。 孔爷爷一周前出现头晕、摔倒在地、晕厥的情况,于我院门诊进行心电图检查及Holter检查,心率仅仅40多次/分,检查结果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过仔细检查后,马林主任诊断认为孔爷爷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但基于综合考虑,孔爷爷年龄86岁,属高龄患者,且22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冠脉支架植入3枚,8年前再次植入支架1枚,8年前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共有3次手术史。考虑到选择传统起搏器植入时间较长,需制作囊袋,且患者血小板偏低,制作囊袋出血风险高,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时间短,无需制作囊袋,切口小,避免了传统起搏器植入中囊袋感染的风险,无电极磨损及断裂风险,与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最终选择了目前最先进,体积最小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植入。 在明确了植入起搏器的选择后,袁大军主任及团队进行充分术前准备及制定突发情况预案,做好充分的手术预案和准备,减少了患者术中的不适感。手术团队仅仅耗时60分钟,将相当于一颗胶囊大小的无线起搏器送进到了老人的心室内。在成功放置后,无线起搏器就立即开始工作,为老人跳动过缓的心脏提供辅助动力。 马林主任表示,无导线起搏器的优势在于微创、安全性高,该起搏器无需充电,自有电量最长可使用12年时间。此次手术的成功进行,不仅挽救了高龄老人的生命,为其进一步接受其他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展现了袁大军主任及团队精湛的技术和关怀高龄患者的生动实践,标志着我院实现了在无线起搏治疗领域的升级再突破。 目前,孔爷爷恢复得很好,术后一天就可以正常生活了。他及家人对手术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并对袁大军主任及其团队表示深深的感谢。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位曾经的“毛巾大王”重新焕发更多的活力,继续他精彩的人生旅程。2024年05月13日 11:05
-
突破高龄“禁区”,重启耄耋老人生命之门高龄难道不能做心脏支架手术吗?近日,88岁的刘爷爷在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完成了冠脉造影+支架植入(PCI)手术。 据了解,刘爷爷在半年前劳累后会出现胸闷、心悸的情况,但自己休息一会就能缓解了,一直也没在意。但近日发作频繁,于是4月22日中午,刘爷爷和老伴来到睿康医院做检查,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到下午时候刘爷爷突然感到胸闷加重,便去做了心电图,发现有动态演变,医生考虑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大,出现这种情况要比常人危急很多,随时可能因为心脏供血不足而猝死。 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立刻就将刘爷爷送入导管室,做造影发现左主干、回旋支严重狭窄,右冠脉近端100%堵塞伴有严重钙化,这对于一个耄耋老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必须争分夺秒打通血管。方唯一院长带领心内二科袁大军主任和马林主任迎难而上,立即为刘爷爷进行支架介入手术治疗,但由于他的右冠脉迂曲钙化严重,导丝、球囊通过十分困难。88岁高龄、冠脉病变危重…每一个因素都为手术提高了操作要求。 情况十分紧急,方院长决定用双导丝技术反复尝试,最终凭借多年的经验和高超的医术,仅用9分钟就成功植入三个支架,将刘爷爷的右冠血管开通,手术顺利完成,刘爷爷转危为安,症状缓解。术后,刘爷爷活动自如,心情非常愉快。“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是好样的,抢救非常专业有序、非常成功!我老伴运气好!还好在医院里发病,要是在家里或者路上…..."刘爷爷的老伴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十分后怕。 据方唯一院长介绍,冠脉严重钙化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球囊扩张不当,容易发生血管夹层、穿孔、破裂、无复流等现象。如在钙化病变未充分扩张情况下植入支架,则容易出现由于支架膨胀不全、贴壁不良、支架变形而导致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等风险。 自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成立以来,多专家、教授强强联合,新技术不断涌现,高难度手术也不断突破,全面提升了睿康医院对疑难杂症患者的救治能力。通过有效衔接院前急救、急诊诊疗、介入治疗、远程会诊等各个环节,为大连市及周边患者带来福音。2024年05月06日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