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救人啊!”
一声急促的惊呼,在9月1日下午压过我院门诊所有的嘈杂。一名41岁的壮年男性,就在医院门口毫无征兆地倒下了。时间凝固,生命告急!
8位“第一响应人”——董春林主任同急诊科大夫佟丹侠、急诊科护士长王晨、急诊科护士刘旭、高菱、门诊护士田立娟、姚晓娜、金爽如离弦之箭冲出医院。眼前一幕令人窒息:患者倒在地上、呼吸心跳骤停、意识丧失。
董春林主任与急诊团队、门诊护士迅速协同,将患者转运至急诊抢救室。转运途中,医护人员争分夺秒,轮流持续为患者进行徒手胸外按压等初级生命支持,全力维系生命体征。患者被送达急诊抢救室后,一场更为紧张高效的复苏战斗全面展开: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没有一秒迟疑,迅速建立心电监护,实时捕捉心电变化;静脉通路快速开通;呼吸气囊辅助通气、高流量给氧立即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持续进行,每一次按压都精准有力。
“室颤!准备除颤!”监护仪上显示着最危险的心律——心室颤动。电击除颤!强大的电流瞬间穿过患者胸膛,试图让失控的心脏重回正轨......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配合紧密、忙而不乱,在团队高效协作下,患者终于在5分钟内恢复了自主心率,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决定性的黄金窗口!
患者心率初步恢复,但生命警报仍未解除。急诊团队的医护人员没有丝毫松懈,她们深知每一秒的延误都意味着风险。在严密监护下,医护人员一路小跑,亲自护送转运平车,将患者安全送往导管室。她们一边快速移动,一边持续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维持,确保了从抢救室到手术台之间的生命链零秒衔接,为介入团队的成功救治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血管再通之战”即刻打响!
造影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 右冠状动脉:100%完全闭塞,血流完全中断!
• 前降支(心脏生命线):95%超临界狭窄,只剩一丝血流!
• 病变复杂程度:极高难度,导丝通过异常艰难!
心脏三根主血管,两根陷入“瘫痪”,生命通道几乎被完全切断!生死时速,技术决胜!袁大军院长和马林主任临危受命,面对这场超高难度的生命救援:不到30分钟成功开通“罪犯血管”!
“导丝通过!”“球囊扩张!”“支架准备!”一系列指令干净利落,操作行云流水。一枚承载生命希望的支架精准送达病变部位,瞬间释放!奇迹时刻:原本95%狭窄的血管被完美撑开,血流如奔涌的江河瞬间恢复灌注,濒死心肌重获新生!
从血管闭塞到血流再通,全程不到30分钟!这场生命奇迹的背后,是我院介入团队:
• 毫米级的精准操作
• 分秒必争的急救意识
• 攻坚克难的技术实力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用技术和速度,又一次赢得了这场生命保卫战!这场胜利,源于多科室无缝协作:门诊护士第一时间响应、急诊团队专业抢救、介入团队精湛技术。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在紧张抢救的同时,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安抚惊慌失措的家属。及时沟通病情,耐心解释进展,用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暖抚慰心灵。
【专家重要提醒】
心梗不是老年人专利!41岁正值壮年,却突然濒临死亡。这些危险因素你中了几条?
•高强度工作
•持续精神紧张
•吸烟酗酒
•肥胖超重
•高血压
•不健康饮食
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就医:剧烈胸痛胸闷大汗淋漓恶心呕吐持续15分钟不缓解
记住: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黄金救治时间只有12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