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你了解吗?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PCSK9)抑制剂已经用于降低LDL-C治疗。目前我国上市PCSK9抑制剂已经有两种,分别是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这两个药物都是PCSK9抑制剂的代表药物,也是继他汀类药物之后,在临床上已经获得明确心血管保护获益作用的新型药物。


相比他汀类药物,PCSK9抑制剂降脂作用更强,对各项血脂指标的综合调节作用也更强,具有良好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通常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40%左右,尽管高强度他汀能降低50%低密度脂蛋白,但高剂量他汀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并不推荐使用。但每两周注射一次PCSK9抑制剂,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3%以上,因此,PCSK9抑制剂能够更好的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PCSK9抑制剂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的其他血脂指标,同样显示出了调节作用,对于同时存在甘油三酯高,脂蛋白a升高的综合血脂异常患者,使用PCSK9抑制剂能够同样也能对这两个指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这种对于血脂谱的综合调节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PCSK9抑制剂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PCSK9抑制剂还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血管炎症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风险因素,PCSK9抑制剂还可以抑制炎性反应达到心血管获益作用。研究表明PCSK9抑制剂能够显著减低55%的全因死亡风险。


这种新型药物的用药安全性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从目前的多项大型临床试验来看,相比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肌肉痛,长期用药加大血糖升高风险的用药安全性问题,PCSK9抑制剂主要的不良反应风险在于增加注射部位反应,并不增加肝损伤,肌肉痛等方面的不良反应风险。因此PCSK9使用过程是非常安全的。


PCSK9抑制剂使用非常便捷,每2周注射一次即可。中度肝功能受损患者不推荐调整剂量,一般认为也可以用于重度肝功能受损的患者。轻度或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但eGFR低于15mL/(min·1.73m2的患者不推荐使用。


供稿:冠心病&高血压一科


冠心病与高血压中心

主要诊疗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病区介绍:

冠心病与高血压中心拥有一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精英医护团队,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若干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人,是以冠心病诊断和介入治疗、高血压诊断和治疗为重点的专门科室,是医科大学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医生交流学习的实践基地,同时还承担主持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

冠心病与高血压中心现已开展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术(IVUS)、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冠状动脉内膜旋磨术、准分子激光冠脉斑块消蚀术(ELCA)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建立了冠心病和介入治疗数据库,配有专人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服务。

科室现已开展2个病区,共有床位98张。每个病区均配有中央监护系统、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电脑自动同步分析18导联心电图机等先进仪器,可24小时连续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为救治患者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借助东软集团的科技实力,中心成功打造建立了简洁化便利化的医患沟通平台,可以为患者提供长期的医疗咨询和医疗跟踪服务。

2022年10月14日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