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齐心协力 遏制耐药”

你知道吗?抗微生物药物自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然而,因抗微生物药物被过度滥用,微生物耐药形势愈发严峻,已经构成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威胁。

2020年5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协商会,决定扩大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的范围,将重点从“抗生素”改为范围更广、更具包容性的“抗微生物药物”。自2020年起,将每年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固定在11月18日至24日。

为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提高社会公众对耐药的认识水平,遏制微生物耐药的发展与蔓延,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安排11月18日~24日开展“2022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今年的主题为“齐心协力 遏制耐药”。

齐心协力 遏制耐药 科普(1)(1)(1)349.png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是不是就是抗菌药或者消炎药呢?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通过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或繁殖以治疗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及其他抗支原体药物等。


消炎药是指能消除炎症的药物,比如布洛芬等。抗微生物药物针对的是引起炎症的微生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炎症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消炎药不等于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自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然而,因抗微生物药物被过度滥用,微生物耐药形式愈发严峻,微生物耐药问题已构成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胁。


我们该如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1.严格掌握适应症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才使⽤抗微⽣物药物。需要有专业的医护⼈员通过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和病原微⽣物检查来确定,病毒性感染的疾病、⽆条件的预防性⽤药、⽆感染征象的发热都不是抗微⽣物药物的应⽤指征。

 

2.根据药物敏感情况选择⽤药

有条件的尽量做病原学和药敏试验,条件不允许的凭经验选择可能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避免长时间⼤剂量的应⽤⼴谱抗微⽣物药物。能⼝服⽤药的尽量选择⼝服,最后才选择静脉⽤药。

 

3.按时服药、及时停药

严格按照医嘱在规定的时间内⾜量服⽤药物,私⾃减少⽤药次数或⽤药量⾮但不能有效发挥疗效,还会使致病菌产⽣耐药性。感染引起的症状消失后,即可停⽌使⽤抗微⽣物药。但⼀些特别严重的感染也需在症状消失后,持续⽤药⼀段时间。

 

4.严格控制预防⽤抗微⽣物药的范围和⽅法

⼀般情况下不预防性使⽤抗微⽣物药,特别是⼴谱抗微⽣物药,如因⼿术要预防使⽤,也要严格遵循预防⽤抗微⽣物药的应⽤指导原则。

 

5.合理选择联⽤药物

联合应⽤抗微⽣物药物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如因病情需要必须联⽤两种或以上药物以增强抗菌效果时,应该避免联⽤毒性反应有叠加、相互间疗效产⽣影响或同⼀类型的药物。⽐如青霉素类与红霉素联⽤,疗效反⽽会降低。

 

6.尽量避免局部外⽤抗微⽣物药

因外⽤易引起耐药菌的产⽣,同时还可能导致变态反应。

齐心协力 遏制耐药 科普(1)(1)(1)1178.png

供稿:药剂科 张德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药剂科

微信图片_20221116144704.jpg 

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药剂科是集药学服务、科研和药事管理为一体的医技科室,是医院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担负着保障临床药品供应、药品质量监测、药品调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参与临床合理用药、药物咨询等重要职责。


药剂科下设门诊药局、急诊药局和住院药局等部门。科室现有药师1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8人,临床药师1人。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4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5人。


药剂科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的发展理念,修订科室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药师培训、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提升药师整体素质;加强药剂科各部门之间团结协作,形成高效执行力、高凝聚力的团队,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临床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推进我院药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药剂科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全程化的优质药学服务,为临床安全及合理用药提供坚实的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合理用药保驾护航

2022年11月24日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