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是促进肾脏排尿功能从而增加尿量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减轻患者的水负荷。常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疾病,部分利尿药物也常用来控制血压。患者在使用利尿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Part.1
利尿性药物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病情控制后即可以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一般需长期使用,在维持期间,应根据液体潴留情况随时调整剂量。隔日或间歇给药的方法,不仅可以使体液重新平衡,还可以防止血容量不足,达到更好的利尿目的。
Part.2
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应限制水及盐的摄入。不同的利尿剂的利尿原理、作用部位是不同的,但不良反应却相似,主要为表现为容量减少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包括口渴、血压下降、嗜睡、肌肉痉挛和疲乏无力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复诊,监测电解质情况。
Part.3
除螺内酯这类常见的保钾性利尿药物,大部分的利尿剂长期应用会引起低钾血症。用药期间应鼓励患者吃富含钾的食物,例如紫菜、椰子、菠菜、桂圆、黄豆、桔子、香蕉等。 Part.4 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利尿药物的副作用。例如保钾与排钾利尿剂合用,排钾性利尿药物与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合用,可避免单用一种利尿剂引起的高钾或低钾血症。 Part.5 糖尿病、痛风和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部分利尿药物会干扰糖、脂和嘌呤的代谢。导致这类患者血糖、血脂和尿酸水平改变,因此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在使用利尿药物期间,需要加强血脂、血糖和尿酸监测,防止病情反复。 Part.6 利尿剂一般建议清晨或午间服用,避免睡觉前服用,因为利尿剂可使夜间小便增多,影响睡眠。同时利尿药物会引起睡眠时血液流动缓慢,血黏度增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Part.7 最可靠的监测利尿药物效果和剂量调整的指标,除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之外,就是监测患者每日的体重。例如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3天体重增长超过2公斤,则意味利尿剂应该恢复使用或增加剂量。 总之,合理使用利尿剂,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监测,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好效果,最大程度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供稿:冠心病&高血压一科